五里河镇,在杞县县境中部。北接城关镇,东与裴村店乡接壤,南邻邢口镇,西连高阳镇。总面积64.2平方公里。辖五里河、老庄、西陶陵岗、丁楼、史庄、马楼、马庄、八卦亭、何庄、杨庄、赵虎岗、玉皇庙、芦庄、潘屯、曹岗、双龙王庙、贾洼、岗顶、坟角、阎店、丁庄、李见庄、南土楼、郝寨、大高寨、马千寺、东陶陵岗、程寨、东徐楼、张阁、小岗、七里堂、杨大庄、张屯、楮皮岗等35个村委会。86个自然村,个村民组,1以镇政府驻地五里河故名。

年新中国成立后,分属杞县一、六、七、八区:年分属城郊、裴村店、高阳三公社:年属五里河公社:年12月体制改革后,称五里河乡,年12月撤乡建镇称今名。

耕地亩,东部多为粘土,西部沙壤。主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蒜等作物。水利设施有小蒋河、史庄沟、东风干渠;特产有:楮皮岗大蒜,个大瓣稀,汁浓味厚,三水浑汤;莲藕节肥肉嫩,九孔扁眼,酥脆无渣;八里庙南瓜绛瓤红肉,质细味甘;岗顶油饼,香酥软润,味美可口,载誉南北。全乡被列入县“七五星火计划”研究项目推广区。

朝杞地方铁路、国道公路平行纵贯全境。有五里河火车站、袁庄火车终点站。

革命纪念地有杞县烈士陵园。名胜古迹有古桃陵遗址、凤凰台古墓群。

全乡革命烈士有杨侠生、王丙章、段心海等97人。

五里河在杞县城南2.5公里处。五里河镇政府、五里河村委会驻地。

明代建村,以村中有庙堂一座,又距县城五里,名五里庙。清代以村居两河之间,改称五里河至今,

聚落矩形,面积16万平方米。村内东西主街西端与国道公路“十”字相交处,为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工商业集中地,楼堂馆所栉比。村中东西主街3条,南北街4条。柏油路面。沿街两侧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及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大部分为两合土,少量粘土。主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蒜等作物。

朝杞地方铁路经村西;国道公路贯穿村西部。

马柏园在杞县城南1公里处、五里河北1.5公里处。属五里河村委会辖村。

明代马姓由山东省厉城迁此建村,村北其墓地植柏如园,故名。

聚落东西长方形,面积6万平方米。纵横主街各2条,“井”字形相交。沿街两侧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及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蒜等作物。

村西南百米处,有杞县烈士陵园。

东邻国道;朝杞地方铁路纵贯村西侧。

三里湾在杞县城南1.5公里、五里河北0.5公里处。属五里河村委会辖村。

据传,明代成村,名三里湾。年以翟李二姓居多,改称翟李庄。年以名称字音不雅,经县、市批准,复名三里湾。

聚落矩形,面积7.5万平方米。东西主街2条。沿街两侧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及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运输等副业

朝杞地方铁路经村西

张山头在杞县城南3.5公里、五里河南1.5公里处。属五里河村委会辖村

古代此地隆然有山势,清代张姓建村其上,故名。

聚落矩形,面积10万平方米。主街纵三横二垂直相交。沿街两侧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及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苹果园84亩。

东邻国道;朝杞地方铁路经村西侧。

东陶陵岗在杞县城东南6公里、五里河东南3.5公里处。东陶陵岗村委会驻地。

此地古为岗陵,以陵上多桃树,称桃陵,古为杞县五陵之一。明代成村,称桃陵岗。清代村西数里外有新村名陶陵岗。年久均称陶陵岗,乃按方位分冠“东”、“西”以别。此村居东,故名。

聚落矩形,面积61.75万平方米。主街纵二横五相交。沿街两侧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及楼房。村周旧有土寨、寨濠,尚有残存。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北坡淤,余为青沙。主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蒜等作物,兼种少量白术、桔醒等药材。

村民传统热爱文艺,有狮子舞、旱船等民间文艺。

此地为古桃陵遗址,系杞县东门户,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年蒋冯大战,双方在此激战:年6月,雎杞战役西线阻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八十三团三营,据寨击退国民党王牌军邱清泉部数十次猛烈进攻,全歼邱兵团两个团,迫敌不得东进一步。当时守卫该村北门至西门的三营九连,被华野授予“桃陵岗连”光荣称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