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记者在南京博物院历史馆看到一件东汉时期的“纺织图画像石”,不仅可见汉代的纺织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这件画像石的画面共分为四层,每层内容并不一样。记者从南京博物院了解到,此画像石是江苏泗洪出土,第一、第三、第四层分别表现迎宾、烹饪、祭祀等内容。第二层是“纺织图”,雕工精湛,图像清晰,反映的是当时纺织生产的情况,是汉代纺织图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幅,也是江苏北部地区迄今出土最为精美的画像石之一。画面上总共有三个人,左边为一女子,右边为两男子。南京博物院志愿者郑青告诉记者,这幅画并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据一些学者考证,这幅画刻的可能是“曾母投杼”故事。据《战国策》记载: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根据曾参的贤德,母亲应该不会相信这样的话。但是有三个人怀疑曾参杀了人,慈爱的母亲也不相信他了。因此,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以假充真,使人深信不疑。画面上,左边坐在织机上的妇女是曾母,中间跪着的少年是曾参,右边站着的男子为“谗言者”。不过,此图刻画的并不是曾母“逾墙而走”,而是改为曾母怒斥曾子,投杼于地。此图采用东汉中晚期盛行的平面浅浮雕技法雕刻而成,也就是先将石面磨平,在上面绘制墨线画稿,再经过雕刻、修整,最后局部设色。人物衣冠有别,表情各异,神态生动;而器具,大如织机,小如梭杼,也雕刻精细。记者了解到,东汉时期的“纺织图画像石”,徐州博物馆内也有多件。一件东汉的“纺织图画像石”为邳州庞口村汉墓出土,该画像石雕刻技法为浅浮雕。浅浮雕是与高浮雕相对应的一种浮雕技法,所雕刻的图案和花纹浅浅地凸出底面。画面分上下三层。上层刻三位妇女调丝、纺线,纺好的三团丝线悬挂在房檐下。中层为乐舞图,左侧一人在音乐的伴奏下作长袖舞。右侧三名乐师正在弹奏。下层刻车马出行。一件东汉的“纺织图画像石”为徐州铜山县青山泉散存(散存意为可移动的文物,民间流散)。专门研究汉代画像石的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硕士潘飞告诉记者,该画像石雕刻技法为浅浮雕。画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四位妇女调丝、纺线,纺好的丝团悬挂在房檐下。画面左侧,是一位女性坐在织机旁边,在纺织的间隙,正转身接抱另一位女性递送过来的婴儿。右侧有两位女性纺纱劳作。图中织机的样式为脚踏斜织机。下层建筑内二人坐于榻上闲谈,旁刻车马,亭上刻有两只凤鸟,象征吉祥幸福。上边和左侧边饰幔纹,下侧边饰齿纹。汉代纺织分为官制和民间两种,这幅纺织图再现了当时汉代徐州民间寻常人家纺织情境,可以看出络纱、摇纬、织布的纺织全过程,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图中出现的踏板织机是华夏民族引以为傲的伟大发明,后来经由“丝绸之路”逐渐传输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在这项技术上,西方落后于中国四百年,到了十三世纪,欧洲才开始广泛运用。潘飞告诉记者,纺织图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补充了史书对纺织具体操作记载的不足,画像石上面的织布机样式相似,说明在两汉时期我国不仅有养蚕和丝织业,其规模和织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民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