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修《明史》的时候,对晚明大多数朝臣普京评价都不高,但唯独对孙承宗评价很高,说他:“夫攻不足,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末易言,令专任之,就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叹,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者夫”。意思就是,如果辽东一直是孙承宗驻守,他们就很难入关。当然也有人说他是辽东第一罪人。

孙承宗本人乃至他们全家对大明可谓是忠心不二,孙承宗,字稚绳,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在任蓟辽督师期间,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因与魏忠贤的不和,辞官回乡。崇祯继位后复职,但不久之后孙承宗遭弹劾,再次辞官回老家高阳县,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进攻高阳,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都战死。孙承宗完全对得起大明,对得起崇祯。孙承宗在辽东最大的功绩就是主持修建的关宁锦防线,从整个明末局势来看,确实是延长了明王朝的寿命,延缓了明王朝的灭亡。

蓟辽督师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孙承宗,一个是孙承宗的前任王在晋。王在晋的战略是放弃关外只守山海关的战略,这种言论毫无疑问是完全错误的。退守山海关,只会让明朝山海关以内被后金加大抢掠,大量损失人口和资源,从而加速明朝灭亡。而孙承宗在关外修建关宁锦防线虽然耗费钱粮,可以最大限度地巩固关内的安全,形成一个军事缓冲地带。这就形成了两种观点,孙承宗守辽东千里国土,建关宁防线,有人认为费钱无作用,而王在晋的退守关内,放弃辽东,又被人认作消极防御,于国无用。实际上无论哪种战略方式都对,最后目标都应该是为了消灭女真,而无论是王在晋还是孙承宗都已经没有这个意识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维持现状。这本身就说明二者区别不大。

萨尔浒之战,明军是攻势,结果精锐净丧,就此从战略进攻转变成为战略守势,在此之后,熊廷弼和王化贞先后接手蓟辽督师,结果就是沈阳,辽阳这两个辽东落入女真之手,到了这个时候,大明只剩宁远和锦州这一狭窄的走廊通往辽东,后面就是山海关。按照常理看,守住宁远和锦州堵住女真叩关是合理的,但实际上,大明的兵力和国力只能守两座孤城。二人先后被罢免后,王在晋与孙承宗先后继任,但结果都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明末整个辽东已经彻底糜烂。谁当蓟辽督师都没用,谁的战略都是纸上谈兵,因为大明的军队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原因就在于欠饷。这样的军队即便是有着再高明的目标也白扯,所以,王在晋与孙承宗还是书生之见,一个太过天真,一个不懂兵事。

在天启二年,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经略辽东。孙承宗很优秀。想依靠辽东武力可以给明朝末年延续寿命,但朝廷的本质弊病依然会令大明灭亡。孙承宗在关外修筑城防,巩固关外阵地,因为如果关外要是不守,仅仅靠山海关,关内要想保住也难。但问题是,明军在军事,经济上已经不能战胜后金,已经居于了弱势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孙承宗采取战略主动是错误的。积极防御才是正确的。崇祯十一年(年),清兵第四次入塞,犯保定,攻高阳。75岁的孙承宗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墙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

就孙承宗而言,对大明很忠心,但能力不足,更多的就是,当时的明朝已经无法通过自我挽救的方式来自身的颓势了。换成谁都没有用。当年明月对孙承宗的看法显然过誉了。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