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沛王梓屹宫保红孙江军吴宏举编辑:曹李晓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文/阿沛
爸,六月又来了。
每当时间轮回到季夏,我总会反复想起——你渐行渐远的身影。
那一年,苦夏煎心,你说你真舍不得走。然而,我伸出去的手,却拉不住你转身的脚步。爸,我不是强求,只是有点担心:前路遥遥,你孤身一人……
曾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你坐在沙发上和我谈论国学。你是那么热爱我们古老的文字,以致于面露喜色,幸福地微笑。那时我被你感染着,也兴致勃勃,却没觉得那样的时刻有什么特别。
而今,在梦里,站在青草径上的你对我安详幸福地微笑着,却让我恍然这笑容对我是怎样一种温暖的涵义。
很多时光,很多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到时光不再,往事随风,才会在仰面流泪的无语里明白那逝者如斯夫的宝贵……
爸,你说过要带我去登临武当。那年的冬季,你在武当山脚工作,我去看你的时候萌生了拜谒“南武当”之心,你说已经大雪封山了,以后再带我去。当时你说得很自然,我赞同的也很自然。哪曾想,一去经年,终未成行,如今倒成了永远的遗憾。
如果,如果我以后再寻路而去,自己爬上那条山道,爸,我就当是因你的引领吧……我会将步履放缓,轻轻地跟随在你的身后。我知道,这一路上你将有许多典故可述,我将又有许多知识可以汲取。只是爸,我想问你:前行的时候,可不可以,牵你的手?
孩童时,你曾教我怎样握住毛笔写字。你用布满老茧的大手,轻轻笼着我的笨拙与忐忑,让墨香在纸间蜿蜒流淌。你手心的温暖,使我的惴惴不安渐渐在笔走龙蛇中消散。
翻开往昔,你拉着小小的我在铁道的枕木上一步步行进,讲述着自己学生时代的趣事,仿佛没有年龄鸿沟的朋友,那么自在开怀。你手心的温暖,帮我挡住了早春时节扑面的凛寒。
记忆的深处,还有一列绿皮的火车。彼时,你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我和妈妈前往你心心念念的农村故乡。在慌乱拥挤的人群中,你手心的温暖,现在想来依旧深刻。
爸,你走的那夜,有没有听见我一声声的呼唤,有没有感觉到我在牵你的手?
爸,你叫我如何相信,这样温暖的手心,会被光阴变成一种蚀骨的记忆?
一闭眼,就能看到你站在鱼池边喂食、蹲伏花坛上翻土,那些往日里重复千百遍的镜头,那些习以为常的细节,如今都成了我目光的奢望。
爸,你在病床辗转的时候,我曾对你说,等你好些了,就带你回家。
回家啊,这样简单的事情,竟也能被我食言……
爸,我对不起你。全为,当时只道是寻常。
举手向天,年华漏指,却原来,所有的寻常都是难以把握的匆匆。
匆匆,太匆匆……
我将以父之名,珍惜所有。
作者简介:
阿沛,本名李沛,重庆九龙坡区作协成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中华新文学联盟暨《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理事兼重庆分会主席助理。一直在文学道路上追逐着缪斯的脚步,作品散见于《铁道财会》、《资阳日报》、《晨风文学》、《中国经济时报》、《池州日报》、《虎门日报》、《竹海风》、《四川工人日报》、《文学百花苑》、《青年文学家》等各地报刊杂志。
慢慢人生路
文/王梓屹
人生总是在路上,我们总在快节奏中争取我们想得到的,却无暇放慢脚步去体味人生的林林总总。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们拼尽全力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之后却被淹没在人群中,成为了无数脸谱中的普通一员。也许慵懒的人生会得到旁人的嘲笑,但是,适时的慵懒也许会让我们得到更多。
旅行是放松自己的一种好方法,找一个人不是那么多的季节,独自背上背包,包里装着最简单的行李,选一个直到临行前才定下来的旅程,一路上放慢脚步,逛逛、看看、坐坐,给习惯了快节奏的脚步放一个不长的假,慢慢品味生活的慢。
现在都市的人群中,也许一个轻松慵懒的下午成了奢侈品,那就让自己偶尔奢侈一下,找一个不大的咖啡馆,选一个靠窗的位置,随便点一杯咖啡,找一本自己平时没有时间看的杂书,看看窗外的风景,和店主聊聊天气。听听自己心里的那一首歌。
也许我们习惯了车水马龙,也许我们习惯了匆匆而过,也许我们习惯了快速的习惯。我们总在抱怨工作太多,应酬太多。我们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放松自己。时间,成了我们拥有最多却最紧缺的资源。想想自己,不要给自己找太多的借口,留下一些时间给自己,哪怕不多。
开车在城市的边缘,享受阳光,享受清风,让自己爱的人坐在旁边,没有目的地,没有方向,甚至忘记时间,只是慢慢的,慢慢的聊聊过去,慢慢的聊聊将来,慢慢的看看远处的地平线,慢慢的听听音乐,慢慢的把握这被我们忽略了的一种生活,一种人生。
享受时光是一种被淡忘了的态度,放慢脚步我们才能仔细看清人生路上的风景,尽量的减少浏览,多一些品味,不要给人生按下快进键,生活,需要慢慢品味,才能品出个中味道。
—END—
“
作者简介:
王梓屹,汉族,年生,民革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写作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会理事,悬疑小说作家。具有标签式的个人写作风格,以特有的迷宫式写作方式,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字迷宫,以故事表述生活,以生活诠释故事。已出版的《迷局》系列(《迷局》、《迷局——无妄轮回》、《迷局——谋杀时间》)得到市场认可。
梦想的传奇(外一首)
——献给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百周年
文/宫保红
这一群干渴的脊梁
从大地深处最新鲜的草叶里
走出来
如同每一颗露珠都梦想黎明
曾经多次捶打坚硬的天空
却得不到棉花盛开的消息
明白了嘶哑换不来重生
所有的身边都是灰蒙无力
而奔跑却跌倒
欲呐喊却无声
所以皮鞭打在心上
只溅起皱纹的涟漪
所以刀刃割在脸上
只换来眼光的好奇
所以恨是无边爱是叹息
注定
一个觉醒的思想将撕碎
囚笼得意洋洋的禁锢
呼吸渐渐加重渐渐清晰
目光如炬信仰刚毅
于是
从追梦到铸魂
从哀鸣到怒吼
从灰砖蓝瓦走到林荫草地
从尘土蒙面的布里
闯到灯红酒绿的巴黎
那一个个厚重的目光
长成剪辑黑暗的曙光
长成新中国飘满幸福的记忆
算算已是百年我
一个后辈子孙把耳朵贴近大地
依旧听到地平线传来的汽笛
涛声依旧铿锵
而大地深处那个
追求复兴追求平等追求理想
追求昂首挺立的心跳
还是如此砰砰有力
一百年几代人的努力
民族昂扬的大旗已然高高矗立
雄鸡高歌
无数双启动复兴巨轮的手臂
挥舞成海万里如一
一百年梦想没有变
一百年奋斗没有变
而布里——
这个光辉的名字已拥有了
不朽的精神
伟岸的身躯
历经风雨
已被锻打成钢
铭刻成激励国人的传奇
今天我问候布里
把手放在胸口
用自己能想象到的最美的
——敬意
家乡的绕梁
深爱眼前多情的土地
常常因为沉醉而歌咏
是祖先和我们一样的共性
因为喜欢而爱
因为爱而痴迷
祖先便把心中的憧憬
揉成声音的绕梁
咿咿呀呀的咏叹
从遥远的乐府唱到身边的古乐①
从古乐再唱到元曲②
从元曲唱到昆腔③
又从昆腔吟唱出京剧
吟唱出南昆北弋
吟唱出东柳西梆……
家乡的戏曲由露珠凝结
颤巍巍在草叶上滴出希望
从褐色的泥土中
诞生嫩绿
长成婀娜
催生对苦难的理解
对富足的渴望
每一株望金莲④的盛开
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想象
我家乡的每一个村庄
都挺立着伟岸的戏台
闪烁着华丽的服装
而享誉在外的那些名角
不是耳鬓厮磨的邻里玩伴
就是一起长大的同学兄长
每一把挂在墙角的胡琴
都曾弹奏出轰动十里八乡的嘹亮
兰花指轻捏酒杯
掩袖昂首一饮而尽
是祖先对于富贵荣华的理解
马鞭一甩、木枪轻扬
俊俏的妆容、头顶雉尾轻颤
就是我们对于前辈英雄的颂唱
曾经的日子
哈哈腔⑤配野菜团子
是乡间寻常的景象
我们从岁月贫瘠里
挤压着梦境的丰腴
咀嚼出心酸的理想
而眼前的今天
挺直的脊梁配着漆红的脸庞
依然吹奏着唢呐的悠扬
北昆学校⑥里练功的抑扬顿挫
再次折射着传统的优秀和顽强
几千年的积淀如古莲开花
枯树逢春、积雪遇朝阳
我们正从美好中酝酿出辉煌
从幸福中洋溢出希望
而如今那些从家乡走出去的
戏曲大师们
鹤发童颜重新站在三米讲台上
挥舞教鞭把厚重的精髓
继承、传播、发扬……
此刻流连在熟悉的土地上
耳边的道白清晰如故
家乡的音乐依旧绕梁……
①古乐:高阳县延福屯“古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元曲:元曲盛行于元代,安国人关汉卿是著名元曲作家。
③昆腔:指昆曲,高阳县是北方昆曲发源地。
④望金莲:高阳县口语中对向日葵的俗称。
⑤哈哈腔:早年间流行于河间、高阳一带的一种地方曲种,现传唱不多。
⑥北昆学校:很多北方昆曲名角出自于高阳县河西村,所以北方昆曲学校就建立在河西村小学内,由本地北方昆曲老师及北京北方昆剧院演员传授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
宫保红、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现任新文学联盟公益部副部长、保定市人大代表、高阳县政协常委、高阳县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高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高阳县爱心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公开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曲艺等作品三十余万字,曾获省市文学奖励。从事公益事业十余年,曾获得保定市优秀志愿者、保定好网民、高阳县道德模范、高阳县劳动模范、高阳好人等荣誉称号。
金山之北佛露真颜
文/孙江军
渝之东南,南川之南,有山名金佛。古称“九递”,又名金山。皆因整个金山之顶,四周陡然凸起超百米之垂直绝壁,矗立于四周群山之上,巍峨傲立而成俯瞰方圆百里之奇势。竖看,每个独立山头仿若一尊尊俨然坐挺之大佛,不苟言笑而俯视苍生。横瞅,整个山顶凸起之全景,竟似一尊巨无霸之卧佛,不同的山头勾勒出了其神似之头、颈、胸、腰、足。且头之向西,暗合佛家西方极乐之向往和寓意。远观整个山顶垂直之绝壁,刀削平整犹如一面狭长之白镜,若恰逢朝霞或落日幸运之时刻,整个山顶则反射出一片片金光灿灿之光晕,如坠入佛光挥洒之浩然天地,勘比肩峨眉金顶之无上圣景。此即为其“金佛山”名称之由来。世人皆曰:“此山即佛,佛即此山。”
金佛山之奇景,在地质科学之中名曰:“中国南方喀斯特”,同武隆喀斯特地貌一起,共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然而,地分东西南北,而奇景,往往仅存一方。
行车至金佛山北坡索道下站,静立于凸陡绝壁之底端,一座座山之巨佛就在抬首仰望之处。一股神圣庄严之气息扑面而来,自身渺小之感从心底升起,对大自然无比敬畏之心由衷降临。在这瞬间不由突然明悟:“难怪以前从西、东两处上山,只有感慨山陡绝壁之险峻,却始终无法得睹金佛之真颜。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选择不同的方式和道路,却有着天差地别之磨炼和感悟。”看来,真心想好好感谢建议笔者此次从北而上金佛山之人,不然最后还得落下一道“不识此山真面目”的遗憾。
北坡之索道,也颇有与众不同之处。车厢宽大如同小巴,内置的空调瞬间让人提前感受到山顶多米海拔的微寒。三个车厢紧紧链接为一体的同步上下方式,不仅国内罕见,也使得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四平八稳,毫无颠簸忐忑和直上绝壁云端的惊险。
索道上站,隐含于巨大卧佛的“下颚”底部。从索道车厢下来,转身即见位于卧佛“下颚”之上的“紫烟阁”。一排长长的白色护栏在阳光下十分醒目,一看就是绝顶取景观山的好去处。稍微蹬梯之后踏足其上,果不其然,索道上站旁边的“紫烟阁”何其相连的“踏云阁”,正是文人骚客们登顶金佛山之后,发出“金佛何崔巍,缥缈云霞间”的感叹之处。在此凭栏俯瞰顶下的叠嶂群山,“一览众山小”的胸意悠然飘来。天边随风的“会当凌绝顶”其实并不完全是什么值得惊叹之事,笔者心中寻思,此地背北靠栏处,又在金山之顶,每日清晨和傍晚,岂不是可以坐拥“左手朝阳,右手晚霞”之天下绝色?
顺着踏云阁之后的石道,信步穿过隐藏于绝壁之下的一段古代栈道,就来到了完全悬空于百米绝壁半空之中的“绝壁栈道”。左手一片镜璧,右手一刀断崖。绝壁巍巍然向上直立数百步,悬崖戚戚间向下直坠数十米;向上林木掩映处不见崖顶,向下绿荫浓茂间不显涧底。徒步行走于石料磨就的栈道上,漫步云间的惊叹不外如是!若非坚实的石材和粗壮的护栏给人以足够的安全感,有勇气不皱眉头而一气通过的能有几人?幸好不是那种全透明玻璃所修筑的悬空廊桥,不然笔者肯定会怀疑自己是否有踏足其上的勇气。又回想起此处绝壁正处于此山“卧佛”头顶所向之处,似乎冥冥中要走向西天和未来的幸福,均少不了在左边绝壁和右边断崖的两难境地中不断磨砺前行,方能得来“绝壁之后是洞天”的真切福报。(金佛山绝壁栈道的中间紧密相连的,就是别有洞天的灵观洞,这种景区前置性的连接开发,也暗合了人生道路的这种至理。
终于来到了此次上佛山的目的地——避暑露营地:药池坝。一处山头环抱的天然山谷,仿若置身于巨佛的胸腔之中。据说此地还是四月杜鹃花开的圣地。谷底则是绿荫成片的绿草地,连接着远处一潭波光洋溢的“小天池”。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露营帐篷散布其上,各色细小的人影来往穿梭其中,不时传来一阵阵儿童欢快的笑音,偶尔几只黑白的山羊在草地边显露身影,清凉的山风袭过,恍惚间有一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
你看,那几个童颜,在仔细观看着山羊的嚼草表情,佛若这就是他们心中的最神奇之景,神态是那么的专注,是那么的纯真。周围搭建帐篷的大人们,轻松、自在地交谈着、欢愉着,抛却了尘世无边的束缚和压力,更是完全忘记了不久前还在山脚下的大都市中肆虐的酷暑。
还有那一群蹦蹦跳跳的大婶?她们哪怕还有一点点做为老人家或者是成年人的矜持和觉悟么?需要这么激动地、喊着1、2、3整齐划一地在草地上蹦起,还将手中的遮阳帽同时奋力地抛上九天?
原来,这里并不仅仅是金山之巅和露营避暑之地,这里更是人们抛下伪面和虚伪,展露真颜和真实的所在。巨佛之身,环立于山谷之北,用其雄伟山躯遮挡了狂肆的北风。在其身后和胸腔怀抱,拥有的那一片祥静福地,人人皆可放下凡尘,一露真颜。
金佛何崔巍,缥缈云霞间;
朝暮登顶时,佛亦露真颜。
作者简介:
孙江军,男,笔名孙大圣,重庆人,多年从事品牌营销及策划工作。中学时代,被聘为《四川省中学生通讯社》特约记者,多篇文章获得征文大赛奖项,数篇文章发表于《重庆晚报副刊》、《东南早报》、《中国服饰报》、《中国制衣杂志》、《服装时报》等,将品牌营销理念同散文相结合进行创作,探索品牌营销界的“文学+实践”的创作风格。
八宝饭的故事
文/吴宏举
八宝饭,相传源自周武王伐纣的庆功宴会,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公元前年,周武王率师东征,败商纣王于牧野,天下欢腾,将士雀跃。武王回师,封赏八位有功将士。在庆功宴会上,庖师应景而作八宝饭庆贺,以八宝象征有功八士,武王龙颜大悦,将士欢歌畅饮,宴会酩酊而散。
而后八宝饭流传全国,虽各地做法与风味不同,但历经三千年而不衰。
我这里要说的是近现代的荆州八宝饭,它是甜食中的大件,是享誉中外的一流食品。荆州八宝饭又称荆州散烩八宝,为清朝宫廷御厨,慈禧太后庖师肖代所创,是一道地地道道,正正宗宗的宫廷御膳。
据清宫秘史载,晚年的慈禧善于养生,喜吃一些延年益寿滋补性食品,清宫御膳房的庖师们为讨好西太后,各自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选择各式各样的滋补性食材,做能让西太后延年益寿的食品,这里有位叫肖代的庖师,庖厨技艺特高,他选用滋补性食材精制的八宝饭西太后最爱吃,因此他得到了西太后的赏赐。有一次西太后晚膳,想吃八宝饭,命肖代去做,不久制成奉上,西太后享用后嘴上甜滋滋的大加赞赏,问肖代此馔是哪八宝所制,肖代非常机灵,回答也很巧妙,他答道:“启禀佛爷,奴才的八宝非常之宝,这一宝,保佛爷凤体安康,二宝,保佛爷福如东海,三宝,保佛爷寿比南山,四宝,保佛爷诸事顺意,五宝,保大清帝国长治久安,六宝,保大清国泰民安,七宝,保大清年年风调雨顺,八宝,保大清国库年年有余。此乃这八保也,奴才启禀完毕。”慈禧凤颜大悦,对肖代说:“你不仅会做饭,还很会说话。”重赏肖代。
十九世纪末,慈禧派宠臣,大清国外交重臣李鸿章出使英国。出于礼节,英国人热情接待了李鸿章。宴会在伦敦某酒店举行,用中式餐饮招待。按中国酒宴的习俗上菜,先上凉碟,然后上热菜。英国人没有把冒着凉气的冰激凌随凉菜先上,而是有意把它随热菜一起上上来。看着冰激凌与其他热菜一起冒着白气,英国人指着这道菜向李鸿章介绍,这是伊丽莎白女王陛下的专享品,由于您是女王陛下最珍贵的客人,所以女王陛下愿意把她心爱的食物拿出来招待您,说完示意李鸿章用膳。李鸿章从没见过此菜,又是女王陛下赏赐的,受宠若惊,看到冰激凌和其它热菜都冒着腾腾白气,以为是一道热菜,很烫,于是就用勺子舀了一瓢,放到嘴边不停的吹气,以便吹冷了吃,等到放到嘴里,却是冰冷冰冷的,由于突然口腔受冰,李鸿章直打哆嗦,又难以下咽,就干脆吐在桌上,然后是一脸鬼相。英国人见状,嘲弄般的哄堂大笑。作为外交使臣,在外交场合大失体面,李鸿章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很是难堪,脸一阵红一阵白的,酒宴哪还吃的下去,于是,李鸿章匆匆离席,转头对英国人说:“谢谢您的盛情款待,什么时候回访大清国我请客。”
过了一段时间,英国人回访大清国,李鸿章想,上次你们在英国耍我,这次我也要耍耍你们,你们招待我的不是女王陛下的冰激凌吗?我这里也有一甜点,他指的是老佛爷的八宝饭,但不知老佛爷肯赏赐否。于是李鸿章厚着脸皮跑到慈禧那儿禀奏此事,说英国人热情友善,上次去英国款待我们的是女王陛下专用美食,请老佛爷恩准,把您的美食八宝饭赏赐给英国客人品尝。慈禧一脸不悦,哪里肯赐。李鸿章没法,只好死磨活缠的,把个慈禧搞的不得安宁。慈禧念他是宠臣,近臣,只好准奏。在京城某酒店里,李鸿章还是用中式餐饮款待英国客人。上菜次序依然是中国传统习惯,先上凉菜,再上热菜。按照李大人的吩咐,八宝饭与凉菜同时上上来,故意缓上热菜。厨师们把八宝饭与猪油,白砂糖和匀,然后上炉加热的滚烫,和其他凉菜一起端上,放在桌上,八宝饭滚烫的一点都不冒热气,浮在上面猪油和白糖平静的就像凉菜一样。李鸿章指着八宝饭对客人说,这是我们老佛爷的专用美食,从未给下人品尝,今天老佛爷赐给各位,真是各位尊贵客人的万福,快来品尝吧。英国人本来就喜吃中国饭菜,又听到李大人说是老佛爷亲自赏赐的,已是嘴馋的口水直流,不是入乡随俗的礼仪早就动刀动叉了,于是刀叉勺子筷子齐进。由于热菜还没上上来,英国人以为是凉菜,故舀满一勺放入口中,这下可不得了了,那滚烫的八宝饭直烫的英国人嗷嗷狗叫,鬼像百出。李鸿章见状哈哈大笑。大笑过后麻烦来了,又是送医,又是请郎中,忙个不停。据说英国人口腔全部烫伤,后这批英国使节回国后只能用鸟语向女王汇报。无论是李大人吃冰激凌出丑,还是英国人吃八宝饭被烫伤,这里讲的只不过是一个笑话。
再说这八宝饭的原创人肖代,因八宝饭讨慈禧宠信,不免遭到宫廷御厨同行们的嫉妒。有人开始造谣,说肖代有对太后的不敬之言,有做馔不干净等等,尽是诋毁之言,久而久之,慈禧动了愠色,想杀掉肖代,但转念又想,杀他容易,那谁来给我做八宝饭呢,想到此又改变了主意,还让肖代做御厨。而肖代这时也开始讨厌慈禧,因为肖代是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庖师,在宫里常听到人们议论慈禧对内专国,对外屈膝,尽干丧权辱国之事。所以肖代给慈禧做八宝饭也不认真了,只要慈禧做丧权辱国之事一次就少放一宝,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再到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等等,慈禧做了数次辱国之事,故肖代也每次少放一宝,这一宝一宝的少下去,做出来的八宝饭是什么味道,大家可想而知,自然是不好吃,慈禧怎能不察?慈禧觉察后,非常不快,下决心一定杀掉肖代。事也凑巧,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炮轰紫禁城,慈禧没来得及杀掉肖代就仓皇西逃。逃到西安后慈禧又乏又饿,还是想吃八宝饭,问肖代来了没有,哪知肖代不在逃亡之列,慈禧懊悔莫及。那肖代又到哪儿去了呢?其实肖代乘慈禧西逃不备,溜出紫禁城,然而他看到北京街头到处是八国联军,心中害怕,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逃出了北京城,但不知何往,正在踌躇之时,遇到一位南逃官员,对他说,到荆州去,荆州将军府比较安全,那里既无八国联军,又无义和团。于是肖代一路向南直奔江陵。当肖代流落荆州街头,无处安身时,遇到了江陵聚珍馆酒楼老板旗人关汉梅,关汉梅知肖代为清宫慈禧御厨后,就重金聘请肖代为酒楼主厨,肖代这才在荆州有了安身之所。
聚珍馆酒楼成立于公元年,为旗人关汉梅兄弟创建,初期只是经营蒸菜卤菜面点的小餐馆,自从聘请肖代后,满汉宫廷菜在荆州很受欢迎,一下子小餐馆门庭若市,生意日隆,特别是肖代做的八宝饭,更是大受欢迎,来吃八宝饭的人络绎不绝,随着生意的发展,关汉梅干脆扩建酒楼,把聚珍馆改为了聚珍园。当时荆州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聚珍园主厨肖代是清廷庖师,慈禧御厨,吃了很长时间聚珍园的美食也一概不知是皇帝帝后的宫廷菜肴。其实肖代流落荆州也不敢公开身份,怕清廷查找通缉,肖代隐姓埋名在聚珍园制作和传授宫廷御菜,让聚珍园名声大噪,后肖代在荆州无疾而终。聚珍园经过关氏祖孙三代五十多年经营,已是荆州城首屈一指的老字号的名店,而八宝饭的配料秘密也一直不为外人所知,只在聚珍园的主厨们之间传承。年,公私合营,聚珍园被纳入江陵县饮食服务公司。年,聚珍园老厨余占海出席全国群英会,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技术操作表演,向全国人民汇报先进经验,这才把八宝饭的配料公知于众。原来八宝饭是这几种食材配制而成的,糯米克,桂圆肉10克,莲子10克,蜜枣15克,红绿瓜丝条10克,瓜子肉5克,白糖克,猪油50克。今天,荆州的老百姓大多会做八宝饭,但还是没有聚珍园的八宝饭好吃,正宗。年聚珍园扩建,场面大增,无数的客人相继来此就餐,特别是聚珍园挂上旅游涉外酒店的招牌后,几年间就接待了十几万来荆州旅游观光国际友人,特别是外国人在聚珍园品尝宫廷御膳八宝饭的时候,接待人员一再提醒客人,八宝饭好吃,可别烫坏了嘴巴。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品尝八宝饭后亲为聚珍园题联“辽沈无双味,荆州第一园”。
作者简介:
吴宏举,湖北潜江人,年荆州财贸学校毕业。年/年在荆州地区外事侨务旅游局工作。年/年北京外交学院学习。年/年大连外国语学院学习。年在荆州中国国际旅行社工作。为中国诗歌网会员,荆楚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荆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和中国散文网,诗《南门赏樱》荣获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八宝饭的故事获葫芦河杯诗文大赛秀才奖;园林青与白云边获塞酒杯及新丝绸之路文创品牌大奖赛秀才奖。书法作品获屈原杯海内外书法大奖赛优秀奖。文学作品《比尔.盖茨的荆州之旅》、《我陪法国客人看棉花》、《八宝饭的故事》、《石马槽传奇》、《大铁锅传奇》、《园林青与白云边》、《台湾老兵的故事》、《江汉平原上奇特的婚俗》及诗词和书法作品发表于各报刊杂志上。
杂志社简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