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北的“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乐亭大鼓”三项鼓书名列其中。

这里说的“大鼓”,并非指人们敲的那种咚咚响的大鼓,而是一种曲艺形式。“鼓”字读音要儿化。我国曲艺种类繁多,现在流行的约有三百种,从说唱形式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说故事”,如北方评书、南方评话等,观众熟知的刘兰芳说《杨家将》即属此类;二是“说笑话”,如北方的相声、南方的滑稽等;三是“唱故事”,如大鼓、坠子、琴书、牌子曲、二人转等,西河大鼓即是此类。

西河大鼓的形成与特色

作为一种曲艺形式,西河大鼓是河北省从业人数众多、流行地区最广的一个地方曲种。它起源于冀中农村,是在清代中叶流行于民间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始称“梅花调”“犁铧片”,又因主要流布在河间县(今河间市)、高阳、蠡县、肃宁、饶阳一带,故又称“河间大鼓”。年前后西河大鼓传入天津,因其流传的县市地处子牙河、滹沱河流域,遂于年定名为“西河大鼓”。不过,在冀中农村仍习惯称“河间大鼓”或“西河调”。

作为西河大鼓的主要构成元素——木板大鼓,是早年间流行于河间府一带的鼓曲形式。它和其他大鼓一样,最初都唱长篇(可一连唱十天半月),曲调是非常简单的上下句式,听众主要是听书(说)而不听唱。在清代,河间府是著名水路商埠,临近天津,来往客商甚多,木板大鼓开始由农村云集河间府,表演形式上也渐渐由长篇大书而摘唱短段,以适应劳作繁忙的听众对象的变化。那时候,演唱木板大鼓的演员唱短段或截取大书一段,或扩展前面书帽儿,开始时为吸引听众的一个招数。但以这种手段招徕听众,往往“正话”还没有开始,观众即开始走散。究其原因,是因为疲于奔命的船夫、水手、商贾没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他们甚至提出“唱小段也愿付钱”。

木板大鼓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木板大鼓艺人开始考虑艺术改革。特别是他们带着木板大鼓进入北方大城市天津卫以后,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年前后,以胡十、宋五、霍明亮为代表的木板大鼓艺人,先改冀中乡音为京腔,并根据戏曲演员的吐字、行腔方法以及写意传情的动作来设计自己的身段动作,如“刀枪架”等等。——进天津的这一支,木板大鼓改成了京韵大鼓,成为诸种北方大鼓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曲种,代表人物如刘宝全、白云鹏等。不过,木板大鼓作为一个独立的曲种,仍原汁原味地流行于北方农村,演唱者多带保定、沧州口音。

西河大鼓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木板大鼓的许多艺术元素,形成了一种“说中有唱、唱而似说”的特色独具的质朴曲调。因为西河大鼓一直在农村集镇流行,因此,更向“唱故事”方面发展。演员演唱时,韵散相间、有说有唱。曲目上善于唱“大书”,时谓“说不尽的呼杨将,唱不完的岳家军”——《杨家将》和《呼家将》两部大书,成为西河大鼓用之不竭的艺术题材。其他大书还有《大原府》《劫刑车》《三全镇》,小段如《小姑贤》《蓝桥会》等。

西河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演员演唱时右手执鼓槌击鼓,左手操鸳鸯板,用河间一带方言演唱。唱词格律一般由七字句和十字句组成,板头有头板、二板、三板。曲调灵活,说唱并重,语言大众化,方言土语悉入其中,极富表现力。

名家辈出光耀曲坛

西河大鼓自形成以来出现了许多名家,这其中,首推创始人之一的马三峰。马三峰原名马大河,高阳县教台村人,活跃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他自幼学习木板大鼓,自击鼓板,无弦伴奏。后在木板大鼓及弦子书唱腔的基础上,吸收戏曲及民间小调,改用铁板击节,并首创用三弦伴奏。他在创新唱腔的同时,将板头节奏改为头板、二板、三板。在演唱中,因其演唱风格泼辣奔放、妙趣横生,时人赠予“三疯子”绰号,于是他取艺名“马三峰”。马三峰在音乐上的功绩,突出体现在使西河大鼓流入城市后保持原有的乡土气息。

马三峰的弟子众多,其中朱化麟(~,雄县人)最负盛名。他在艺术上有许多创造,如对鼓曲音乐多有改进、演化,丰富了许多新腔,说唱表演以细腻、豪爽见长。同时,他还带了不少门徒,形成了冀中农村一支庞大的“河西体系”。再如王振元,雄县人,清咸丰、同治年间西河大鼓演员,“王派”创始人。他嗓音大小兼备,长于工架,擅说武书,表演大将对垒、冲锋陷阵声势逼真;同时对丫鬟、小姐一类妇女形象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西河大鼓名家朱化麟

王魁武(~),王振元之子。16岁随父学艺,长期在农村演出。嗓音沉雄有力,长于武书,擅演《呼家将》。五四运动以后,受新思潮影响演唱新词《科学救国》《中山纪事》。抗战期间积极从事革命宣传,编演《昝岗惨案》《减租减息》,曾领导群众与敌人进行斗争。年被敌伪逮捕,英勇就义。

当代西河大鼓名家王尊三(~),唐县人。生前为全国政协委员。他青年时期即在黄河南北说唱西河大鼓《隋唐》《杨家将》等曲目。抗战期间创作演出了《保卫大武汉》《晋察冀小姑娘》《骨肉情》等大量曲目,并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到敌人据点附近说书。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中国曲艺团体呕心沥血,创作、改编、整理了《新儿女英雄传》《美猴王》《游西湖》等,为发展我国曲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位著名西河大鼓女演员马增芬(年生),与其父马连登共创“马派”。她5岁习艺,7岁参加演出,10岁正式登台。年参加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以抒情短篇著称。她的演唱节奏流畅、曲调明丽、语言俏皮,擅唱风趣幽默的抒情作品,其传统曲目《花唱绕口令》《玲珑塔》别具一格;现代曲目《江竹筠》《一分钱一两米》都自创新腔,表现手法独到。

著名西河大鼓演员马增芬

在保护传承中发扬光大

西河大鼓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一带的艺人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进行宣传,编演了《平原游击队》《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白毛女》等大量反映革命斗争题材的曲目。新中国成立后,对优秀传统曲目又进行整理、改编,并创演新曲目。西河大鼓曾有过鼎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我省不仅许多地(市)级曲艺团、队和县文化馆常常上演西河大鼓曲目,而且这种艺术形式在冀中广大农村非常普及,许多农民还能唱上几段。那时,冀中广大农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根本看不到电影,更不知电视为何物,村民们除春节期间看“高台戏”外,平常农闲时就是听西河大鼓。尤其在夏天,劳累一天的村民晚上酷热难以入睡,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听说书。说西河大鼓的演员在场院支上鼓架子,“嘭嘭嘭”一敲,声传几里,四邻八街的村民闻声赶来围坐一大片人,摸黑听说书,还都是“大书”。待唱至半夜时分,天渐凉了,演员道一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村民纷纷离去。这时,村里管事的人将从各家收来的半袋粮食送给演员作为演出报酬。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依然如故。

年12月,河北省曲艺团在石家庄成立,团里的西河大鼓还是一个重要艺术门类。当时,省曲艺团就设在我居室院落的平房,我与演员们都很熟。著名西河大鼓演员伍振英,长、中、短篇无一不能,新书《白毛女》《林海雪原》《大闹天宫》影响很大。在年的唐山抗震救灾中,她演唱了许多反映抗震救灾的西河大鼓节目,伴以张连进的三弦,颇受欢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省西河大鼓编演人员还创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年2月,保定市戏研室创作的西河大鼓《饮酒歌》,获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鼓曲赛二等奖,演员刘小梅获表演一等奖;同年9月,刘小梅又获晋冀鲁豫“山河杯”最佳演员奖。后来,刘小梅成为广受称道的著名小品演员。

近些年西河大鼓演出市场式微,但该曲种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振兴和发展带来了契机。观众期待西河大鼓风韵再度繁荣于燕赵大地!

(王礼人/文刊于燕赵都市报年8月14日14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