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齐金炳(右一)与巴金先生(左二)、副团长许兴汉(右二)、战地摄影记者黄谷柳(左一)在朝鲜战地指挥所合影。
齐金炳接受采访。
“轰炸投弹时我要不出去,现在咱们俩见不了面了。”97岁的 老战士齐金炳,回忆起朝鲜战场上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一瞬间。这位百战余生的老八路,被认为是电影《英雄儿女》中 团长的艺术原型之一。
百战余生,身先士卒三次负伤
齐老是河北高阳人。他14岁那年,日军占领高阳县城,他瞒着家里参加游击队打日寇。因为上过六年小学,他先是到连里当文书,16岁就当上连副指导员。“打仗多少次我不记得了,负伤一共三次。”齐金炳首次负伤是在年初,他带主攻排攻打日军据点时,被手榴弹炸得浑身流血,好在冬天穿着棉衣,样子怕人但伤得不重。轻伤不下火线,他的精神鼓舞战士们拿下了据点。
第二次负伤也在抗战时期,第三次负伤就是抗美援朝时了。年11月, 65军发动保卫开城的扫荡作战。战斗打响前, 65军师团团长齐金炳,带侦察排十多位战士到前沿侦察美军部署时被炮弹炸伤。“轻伤不下火线,我说不疼,也不能说一点不疼,但我那么说,战士就高兴了。”齐老笑言,当时听说团长带队,战士们都高兴得很,倒是回来后他因为冒险挨了批评。这次侦察后, 两个连顺利攻克敌军据点。
3年的一天,团里在前沿一处连指挥所召集作战会议,齐金炳带一名参谋、一名警卫员外出,离开不到十分钟,指挥所就遭到美机投弹轰炸。“飞机炸了后,土都翻过来、工事都平了,我回去都找不到指挥所了。指挥所里还有营长、参谋、股长等7人,全部牺牲。”齐老叹了口气,“我要不出去,现在咱们俩见不了面了。”
坚守七天不退,佛国山上大功连
“在朝鲜最厉害的就是敌人的炮火。”齐金炳举例说,美军一个炮兵连有7门炮,还有汽车拉炮,我方最多只有5门;最开始 没有飞机,对付飞机的只有少量高射炮,主要靠战士架着机枪对空射击。
对手不仅装备强大,狡猾程度也是空前的。年第五次战役时,“联合国军”摸到 “礼拜攻势”的规律,针对性策划了阴谋。“ 那会儿打仗有个特点,背的粮食最多够吃五六天,第七天可能就没吃的了,后勤跟不上。美国抓住这个特点,我们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不撤不行。”齐老回忆,部队打到汉城时后勤达到极限,只能主动后撤。敌军见 停止攻势,紧紧追击,企图不让 喘息,向后压迫 。
为掩护主力部队整补再战,团承担了防御任务。“军长师长命令,你们团守佛国山,5天不能撤。”齐金炳领受任务后,立即率部赶到佛国山。这里有多条公路铁路通过,位置紧要, 只能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坚守。
年5月4日起,美骑1师一部在十多架飞机、数十辆坦克和火炮掩护下进攻佛国山,发动13次进攻均被击退,七个昼夜毫无进展。齐老说,敌人有重炮,我军 的是八二迫击炮,其他都是六零炮等小炮,却让敌人不能前进一步。特别是 一天的13个小时内,敌方连续冲锋7次,次次败退。
年6月3日《人民日报》专文称赞《佛国山上的英雄们》,其中这样记述阻击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战斗进行到 时,九连的六零炮弹打光了,只剩下些手榴弹。勇士们就用手榴弹打垮了敌人两个连的第七次冲锋。第二班和一个机枪组据守在靠山角的工事中,敌人借着烟幕从三面冲到了工事前沿。这时连手榴弹也无法使用了,勇士们就跳出工事和敌人拼刺刀,把冲上来的敌人一个一个地挑死在阵地前沿。”
齐金炳说,他们最终以伤亡70多人的代价守住阵地,超额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9连因此被授予“佛国山上的大功连”荣誉称号,指导员赫玉忠等4人荣记一等功。如今,“佛国山上的大功连”转隶成为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爆破连,正向新质作战力量转型,“决死忠诚,拼命胜利”仍旧是这支部队的口号。
前沿危险,艰苦也超乎想象
佛国山阻击战的故事,9连指战员们曾向 作家巴金讲述过。2年4月的一天,巴金来到9连阵地,与佛国山战斗立下一等功的机枪手范鼠儿交谈时,摄影师李书良还拍下《巴金采访战斗英雄范鼠儿》的生动照片。后来在掩体里,巴金认真在笔记本上记下勇士们的故事。
对巴金选择团作为访问部队,齐金炳至今很自豪,认为这是对团战绩的肯定。齐金炳带着巴金实地查看交通战壕、绑扎所、反坦克陷阱、避弹室,体验指战员的战斗生活。看到战士们穿着湿透的鞋几天几夜守在潮湿冰冷的战壕里,巴金感动地说:“我想到了战士很危险,没想到这么苦、这么坚持,我待几天就走了,战士们要长期守在前线,太不容易了。”
巴金在团采访10天,4月29日晚还专门听齐金炳谈自己的经历,随后去了兄弟团团。回国根据战地采访,巴金创作小说《团圆》,后被改编为家喻户晓的电影《英雄儿女》。影片中 团长张振华的原型之一,就是齐金炳。对此,齐老很谦虚:“电影有扩大、拔高,有五六分像就不错了。”
3年10月,齐金炳佩戴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三级自由独立勋章,与部队一同班师回国。本报记者陈月飞
本报通讯员杨新东
摄影摄像张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