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座城市旅行,最先要去的地方肯定是博物馆。博物馆犹如是一扇门窗,走进去,便是踏上了时空隧道。过程中,你会发现,华夏文明远不止是五千年。武汉之行,最不能错过的就是湖北省博物馆,万年前的郧县人、年前的屈家岭文化、年前的盘龙城遗址、年前的曾侯乙墓、多年前的楚国文化、余年前的梁庄王墓……这些历史文化和文明遗产,犹如一面镜子,警示着今人与未来。但除了武汉市的这座省博物馆,还有这样的一座博物馆,令我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汉阳造”与武汉的同时,也为建筑设计与科技力量所耳目一新。那就是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曾有不少武汉网友向我推荐过,这是武汉第一座全钢结构建筑体,它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在原“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基础上重新原地扩建,分为地上地下共7层,总共用钢余吨。该馆是目前国内第一家综合性工业博物馆,也是唯一反应张之洞与“汉阳造”的专题馆。由于这座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感非常强,也结合和运用了大量现代科技手段与力量,令这座全钢结构的博物馆也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眼里的“网红博物馆”,经常是有年轻人来此打卡拍照,或拍小视频、或人像摄影。然而这座博物馆的核心力量并非是设计结构,而是历史传承。站在黄鹤楼之上,长江与汉水交汇,武昌、汉口与汉阳三镇鼎立,大武汉气吞山河,三镇风光尽收眼底。今天的武汉,日新月异。近代的武汉,荣光无限。有人说,是张之洞成就了武汉,也是武汉成就了张之洞。提到清末现代化工业发展与武汉城市改革变迁,张之洞是无法绕开的人物,也是武汉近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在汉阳钢厂的进门处,屹立着一尊张之洞半身雕像,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一开始误以为这里就是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实际是在其左侧,但此处曾是张之洞与汉阳博物馆的一部分)。高大巍峨的“汉阳铁厂”牌坊与其相呼应,好像是历史拉开了帷幕。张之洞力主洋务,督鄂19年,不仅创建了钢铁企业,更是重视教育,科学、兴办自强学堂。张之洞是谁?他是晚清重臣,是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他建立湖北铁路局、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后又编练新军,在鄂、苏两地设新式学堂,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其中,汉阳铁厂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曾被西方列强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年,是当时首个,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全厂包括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等6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4个小厂。年6月30日,汉阳铁厂创办第四年,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水,震惊世界。汉阳铁厂产品曾出口到日本、美国、暹罗(泰国)、新加坡、吡鲁、爪哇(印尼)等地。今天的汉阳铁厂于年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它虽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这个记录着辉煌的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历史的铁厂,仍在发挥着它的强烈热度,令后世“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站在博物馆内三楼的落地玻璃窗可见铁厂遗址:汉阳钢厂的园区。历史的洪流虽然勇猛,但大潮永远也无法淹那巍然不动的辉煌与灿烂。据资料显示,年11月,渠敬雷在检查铁路线时发现年前“汉阳造”钢轨至今还在正常使用。年11月,有网友在陕西略阳县的一座大桥上发现仍在服役的数根钢轨竟是清代制造,经专家鉴定,这些钢轨为清末民初汉阳铁厂制造。可见,“汉阳造”是有多么强大,经过百年风雨,仍坚固,依然坚守。在博物馆内,以四楼和五楼为文物展现为主,如汉阳铁厂、兵工厂遗物、张之洞遗物,虽然存世珍品并不多,但翔实的史料和实物,却真实地反映了当年汉阳铁的历史风貌和我国民族钢铁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