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境内也曾存在过一座国都。在容城县晾马台乡有个南阳遗址。这处古遗址因位于南阳村南部而得名,现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建设,南阳村已经拆迁了。新修的海岳大街正好从遗址北面经过。
南阳遗址航拍(枉言)
这座古遗址早在解放前就曾陆续出土过文物,一些文物上还有文字。如铜壶、铜鼎和铜壶盖,其上刻有“左征”、“右征尹”、“西宫”等铭文,另有刻有“易市”陶文的陶碗和陶罐,都表明了这里曾是一座古城,而且就是“临易”。
考古工地文化展牌
遗址文保碑
此前笔者在寻访燕下都的文章中,曾介绍过,早在公元前7世纪,山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至前年,燕桓侯迫于压力,将都城迁到了易水河畔,取名临易。后来由于齐国的帮助,山戎被打退,至前年,燕襄公又还都于蓟。
南阳遗址考古工地
再到燕文公时期,北方夷狄部落再次强大起来,文公又被迫迁都临易。此时临易都被改成了“易”都,有种说法是“易”就位于南阳村东3公里的古贤村,被称为古贤村遗址。在历史上,临易城和蓟城被统称为燕上都。
遗址残存夯土墙
随着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南阳遗址再次被考古发掘。至笔者此行走访时,发掘工作已初步结束,剩下便是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而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也暂时设立在了遗址的北端。
以下摘自年考古发掘后的新闻:
南阳遗址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镇南阳村南,是雄安新区内保存面积较大、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古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以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容城县文物保管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南阳遗址及其周边区域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目前,南阳遗址发掘面积平方米,解剖战国时期城垣5处,西城门遗迹1处,墓地1处,出土遗物种类丰富,基本确定遗址主体文化遗存应是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冀,.02.18)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