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唐初名相,其执政期间因善于谋略,与同时期处事果断的宰相杜如晦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24功臣第五位。他一生受唐太宗器重,死后被追谥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庙,陪葬昭陵,荣极一时。

可他一生功名却毁于儿子手上。他有四子二女,今天要说的房遗爱是他的第二子,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叫房遗直。房遗爱官居右卫将军,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唐朝附马。他的妻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高阳公主,《旧唐书》记载:次子遗爱,尚太宗女高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据史,房遗爱谋反案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个高阳公主,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她。

高阳公主剧照

高阳其人

《新唐书》记载:合浦公主,始封高阳。下嫁房玄龄子遗爱。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主负所爱而娇。高阳公主出生年月不详,生母亦不可考,但她极受唐太宗宠爱,这一点从她嫁入房家的待遇就可以看出,夫凭妻贵,房遗爱才能“礼异它婿”,并且官居从三品太府卿,这个职位是唐太宗一朝驸马都尉中少有的实权肥缺。史书上说她飞扬跋扈,还因与辩机和尚偷情给房遗爱戴了绿帽子。后来此事被太宗知道后,震怒之下下旨赐死辩机,并杀奴婢十余人,而高阳也因此恨上父亲,以致唐太宗去世时她都未流一滴眼泪。《资治通鉴》对辩机事件做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说”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馀人“。(这一事件是否属实,历来颇多争议,但后世文学影视作品则将其大书特书,这里不作讨论。)

房遗爱大哥房遗直在父亲死后继承了爵位,并掌管了房家大院。这让高阳公主很不满意,她吵着要求由丈夫房遗爱继承爵位。房遗直怕了这个刁蛮任性的弟媳,主动向皇帝请求让位,可唐太宗不同意,《新唐书》说”房遗直以嫡当拜银青光大夫,让弟遗爱,帝不许“。高阳公主哪里肯善罢甘休,一直想将爵位夺过来,这就给唐高宗时期震惊一时的房遗爱谋反案埋下了引子。

房遗爱剧照

谋反案始末

《资治通鉴》记载:上即位,主又令遗爱与遗直更相讼......高阳公主谋黜遗直,夺其封爵,使人诬告遗直无礼于己。说唐高宗继位后不久(公元年),高阳公主为夺爵位,不惜诬告房遗直非礼自己,高宗派长孙无忌查察,结果牵出一桩谋反大案。

原来,房遗爱出任房州刺史之时,他和高阳公主就与大将薛万彻、凌烟阁功臣柴绍之子柴令武勾结,私下串通要趁唐高宗软弱谋反:”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王元景为主。”李元景何人?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六弟,他和房遗爱有姻亲关系(房遗爱之弟房遗则娶了李元景的女儿)。审来审去,牵连进来的人越来越多,连吴王李恪、江夏郡王李道宗等王公贵族都被株连。结果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李元景、李恪等人被处死,高阳公主、巴陵公主(柴令武之妻)被赐自尽,房遗爱两弟弟被流放,房玄龄生前的待遇全部被追回。还连累了与李恪同父母兄弟蜀王李愔被贬为庶人、流放巴州,江夏郡王李道宗流放象州,和房遗爱交往较好的宰相宇文节、安国公执失思力、谯国公柴哲威、尚书奉御薛万备等全部被流放。

疑点重重

房遗爱一案,成了唐高宗初年最大的一桩政治案件,牵连了太多的宗室成员和王公大臣,但从历史记载来看此案也有不少疑点,《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也说“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

1、房遗爱等人为什么会谋立李元景为帝?

李元景虽为李世民之弟,也是房遗则的岳父,但他在李唐皇室的存在感不高,他一生都是在二哥李世民的庇护下生活,既无战功,也无政绩,朝廷上可以说毫无声望,完全不具备成为帝王的条件。而且李治并不软弱,论能力比李元景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如果真要反李治,似乎更应该选择拥立李恪才对。

吴王李恪为李世民三子,其母杨氏乃隋炀帝杨广之女,出身高贵,而且李世民很看重这个儿子,说他和自己年轻时很像,曾经有立他为太子的意愿,后来被长孙无忌等元老反对而作罢。高宗时期,李恪是皇室中仅次于李道宗的人物,在皇室、军队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要另择新君,显然他比李元景要合适。

2、房遗直的做法和结局存疑。

《资治通鉴》记载,谋反是高阳状告房遗直无礼于她后,长孙无忌查询时房遗直检举揭发的,策划谋反之事想必十分隐秘,他们兄弟既然交恶,房遗直是如何得知弟弟谋反的?史籍中并没有对此有任何交待,何况谋反是要诛连九族的,房遗直为自保搭上房家全部性命和父亲一世英名,似乎也不合乎逻辑。

此案中上到王公公主、下到朝中大臣,被牵连者或处死或流放荒敝之地,连李恪和李道宗这样的宗室,罪证不清不楚,都一个被杀一个被流放致死。而房遗直作为此案的关键人物,最后处罚最轻,只被削除官职,爵位贬为春州铜陵尉。《资治通鉴》说“遗直亦言遗爱及主罪,云:‘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即便房遗直检举有功,但按唐朝诛连九罪之律令,连李愔仅仅因为是杨恪亲兄弟就被贬为庶人流放,他又如何得幸免呢?看起来更像是他与某人达成了一桩政治交易。

3、房遗爱和高阳谋反的动机存疑。

房家深受皇恩,从房玄龄辅佐唐太宗成为一代名相,到房遗爱迎娶高阳公主、房遗则娶李元景之女,房家已经与李唐皇室牢牢捆绑在一起了,如果没有谋反案,房遗爱在唐史上并无出彩之处,以他的地位、实力为什么要谋反?就算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有染之事属实,导致其对父亲李世民不满,可她哥哥李治并没有得罪她,她夫妻俩犯不着要与哥哥李治为敌。而且从历史上看,高阳公主除了描述她骄横、荒淫外并没有对其才识的记载,她并不像后来的太平、武则天一样对权力无比渴望且政治才华出众,她又凭什么去策划这么大的另立新君的行动?

既然房遗爱谋反案疑点重重,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长孙无忌剧照

事实真相

首先我们从谋反案被处理的人来找一下线索:

房遗爱:《旧唐书》记载”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潜有夺嫡之意,招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新唐书》也说”时皇太子承乾病蹇,泰以计倾之,乃引b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布腹心“,说明柴令武和房遗爱是李世民之子魏王李泰的旧人。

柴令武:唐开国功臣柴绍之子,母亲为李世民姐妹平阳昭公主,妻子为李治姐妹巴陵公主。

李元景:唐高祖李渊第六子,房遗爱之弟岳父,官至正一品司徒。

李道宗:李氏皇族,李世民堂侄,《新唐书》说”道宗晚好学,接士大夫,不倨於贵。国初宗室,唯道宗、孝恭为最贤",深受李世民器重,唐初名将。李世民去世后,长孙无忌和禇遂良大权在握,李道宗看不惯他们的嚣张跋扈,跟二人关系不睦,《新唐书》说“长孙无忌、禇遂良与道宗有宿怨”。

薛万彻:唐初名将,李世民妹夫,原属李建成阵营。李世民当上皇帝不久,他曾作为副手跟随长孙无忌平叛,长孙无忌不会打仗,冲锋陷阵都是他的活,可最后功劳却是长孙无忌的,薛万彻因此不服长孙无忌,两人的关系一直比较别扭。

李恪:前面说了曾经是李世民的继承人选之一。

如此看来,被处理的人要不是与长孙无忌等有私怨,要不是就曾经是李治太子之位竞争对手的人,而长孙无忌则是李治的铁杆支持者,可以说李治就是被他扶上位的。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太子之争。

李世民乃历史上有名的圣君,但他却久久陷于废立太子的苦恼中。本来最先的太子是长子李承乾,结果他长大后放荡不羁,让李世民感到不满意。这时魏王李泰起了觊觎之心,本来李泰多才多艺,就深得李世民喜爱,两相一对比,李世民便起了废立之心。李承乾眼看太子位不保,情急之下,刺杀李泰未果,就勾结李元昌、侯君集等人密谋发动宫廷政变,夺取帝位。事败后被贬为庶人,而李泰因为为人张扬,不知收敛,引起国舅爷长孙无忌等的不满,提醒李世民如果立李泰,就得先考虑李治等其他皇子的后路,不然可能会引起皇族腥风血雨,直接导致李泰被贬。这时还有一个备选皇子就是李恪,李世民也很喜欢他,常称其“类己”,但李恪非长孙皇后嫡生,被长孙无忌反对,“固争,以为不可”,结果李世民妥协了,立了长孙无忌等人推举的李治。李世民认为李治“懦,恐不能守社稷”,但长孙无忌等人却正是看重了他的“懦”,对于他而言支持谁关键是看谁比较容易被自己控制。

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等人权势滔天,禇遂良被贬很快又回到了朝堂、李治想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也被舅舅反对而迟迟不得行,因此房遗爱谋反案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借机泡制的一出铲除异己的政治阴谋,不管是房遗爱、高阳,还是房遗直,都是他实现阴谋的棋子而已。长孙无忌利用房遗爱咬出了薛万彻,《旧唐书》说薛万彻“及谋泄,吏逮之,万彻不之伏,遗爱证之,遂伏诛”,大概率是一起栽赃陷害的冤案;又咬出了李道宗,史书上根本没有提到他谋反的证据,《资治通鉴》以一句“江夏王道宗素与长孙无忌、禇遂良不协,故皆得罪”一笔带过;最后咬出了吴王李恪,《资治通鉴》说“恪有文武才,太宗常以为类己,欲立为太子,无忌固争而止,由是与无忌相恶,恪名望素高,为物情所向,无忌深忌之,欲因事诛恪以绝众望”,压根儿没有提到李恪与谋反有何关联。

此事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长孙无忌,他借机打击了与其政见不合的异己,而李治是否参与其中历史上并无记载,笔者认为他也是受益者之一。当时他继位刚到第三年,帝位并不稳固,政敌对其皇位的威胁一直存在,处死的人要么是李氏宗族,要么是与皇室密切相关之人,要说与李治一点关系没有,好像也说不过去。《资治通鉴》记载“春,二月,甲申,诏遗爱、万彻、令武皆斩,元景、恪、高阳、巴陵公主并赐自尽。上泣谓侍臣曰:‘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兵部尚书崔敦礼以为不可,乃杀之”,看起来是他为李元景、李恪求情,实际上有可能是史官为皇帝粉饰之辞,就像玄武门政变一样。要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

历史上李治并不是一个昏庸之君,他要摆脱一切影响他自主当政的势力。他借长孙无忌之手去除自己的皇位威胁之后,立即开始着手布置对付舅舅长孙无忌。你看一下他在此事之后的操作:立即扶李勣上位,升其为司空,以此对抗势力越来越大的舅舅,又开始同武则天一起联络朝廷六部中的中下级官吏,培植自己的势力。这样一个有想法的人会容忍长孙无忌为所欲为吗?后来废王立武,全赖这两拨人马出力,而长孙无忌、禇遂良等人也在房遗爱谋反案六年之后遭到清洗,可谓苍天饶过谁?李恪临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也一语成谶!

李治剧照

总结

本来不过是一起家庭纠纷,结果却酿成政治大案,唐朝政治势力因此洗牌。如果高阳公主泉下有知,是否会后悔和自己的大伯争蝇头小利呢?长孙无忌虽然借机清除了自己的政治对手,让自己的权势达到巅峰,可他哪里会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笑到最后的却是李治,可是李治也没有想到,在他的时代缔造了历史传奇“一代女皇”,而李氏皇室也差一点就此灭绝!历史上党争宫斗,权力游戏,尔虞我诈,层出不穷,看历史恰如隔岸观火,而身在其中,又有几人能看透呢?

搜寻历史的点点滴滴,一起感悟中国五千年历史沉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