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姚佳莹发自北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板和标志。4月21日,随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的发布,这座“未来之城”终于显露出它的理想面貌。《纲要》共计十章、两万多字,从空间布局、城市风貌、自然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网络、城市安全等各方面提出了新区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不仅是高科技要素的聚集地,而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同时,这里还将是区域协同发展的范本和开放发展的先行区—雄安新区承担的这四个角色定位,划出了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轨迹。契合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纲要》提出了“两步走”—到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建设目标。年,雄安将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到本世纪中叶,雄安将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规划公布不意味着马上建设,目前只是一个总体规划纲要,后续还将编写一系列专项规划,形成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乡布局:一主、五辅、多节点新区规划范围除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外,还包括任丘市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和高阳县龙化乡。尽管规划面积共平方公里,但新区必须遵循“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的要求,这意味着雄安的建设不可能全盘铺开。为此,《纲要》划定了4个不同的新区发展层次:启动区、起步区、中期发展区以及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的远程控制区。新区的起步区即主城区,面积约平方公里,位于容城、安新两县的交界区域。规划提到,将在起步区中划定20-30平方公里作为启动区,先行规划建设,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起步区按组团式布局,将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总体空间格局。“这不是功能区的概念,而是秉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和保护白洋淀水体的理念选择的建城范围。选择北边高地建设,可以防止建设直接压迫到白洋淀边上,对白洋淀水体产生太直接的威胁;中苑要恢复大溵古淀,利用原来的低洼地建设生态湿地,生态景观绿地等;南边则要保护白洋淀自然水体。这样的空间格局,体现的其实是城和自然的关系。”李晓江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在主城区外,《纲要》布局了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及寨里、昝岗五个外围组团,扩容雄县、容城两县,建设生态隔离带以区分于主城区。“所谓组团式即多中心,区别于类似北京的单中心结构,每个组团都具备多功能。”李晓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同时,雄安还将建设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最终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除了划定发展阶段和空间格局,新区将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以一组数字明确了开发强度、人口和用地规模。按《纲要》规定,新区的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新区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耕地占新区总面积18%左右,其中永久基本农田占10%。人口规模方面,将按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人口密度控制,这意味着,新区启动区将容纳约30万人。绿色发展:一淀、三带、九片、多廊雄安新区与其他地区规划建设的最大不同,在于生态优先。《纲要》除用一章专门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要求外,其他部分的规划亦不离绿色发展的内核。新区的生态建设,首先是“华北之肾”的修复。根据《纲要》,白洋淀周围将实施退耕还淀,将淀区逐步恢复至平方公里,通过引黄入冀补淀等补水机制,使白洋淀正常水位保持在6.5-7米,结合生态清淤,将水质逐步恢复到Ⅲ至Ⅳ类,在远期规划中,将建成白洋淀国家公园。“一淀”不会成为新区生态建设的“孤木”。雄安的生态格局强调安全,即多层次的生态建设。在城淀之间、组团之间和新区与周边区域之间,还将建设环淀绿化带、环起步区绿化带、环新区绿化带,在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生态涵养区建设九片大型森林斑块,沿新区主要河流和交通干线两侧建设多条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格局。“新时代的中国城市,一定要从理念上深刻认识到,从开始规划时就要把生态空间保护起来,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发展质量。”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副主任徐荣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按规划,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1%提高到40%,实现街道%林荫化,绿化覆盖率达到50%。为此,今年仅雄县就将建设10万亩苗景兼用林。产业布局:5G商用、IPv6布局今年3月底,中国移动完成雄安新区首次5G-V2X自动远程驾驶启动及行驶测试,实现了通过5G网络远程控制20公里以外的车辆完成启动加速、减速、转向等操作,网络时延保持在6毫秒以内,仅为4G的十分之一。这是雄安在信息化和智慧城市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功尝试,新区近期将依托5G率先大规模商用、IPv6率先布局,培育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纲要》除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健康机构、金融机构、高技术产业方面明确了承接重点外,亦规定了雄安产业五个发展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各类产业将布局在新区的不同位置。起步区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功能,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医疗中心;“五辅”则将布局电子信息、生命科技、文化创意、军民融合、科技研发等产业以及相关支撑的基础设施;周边特色小城镇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接强调特色:北部小城镇主要以高端服务、军民融合等产业为特色;南部则主要以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生物科技、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为特色。此前,北京市发改委曾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将与新区合作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和新型产业孵化器建设,引导北京创新创业企业在基地发展。雄安对高端高新产业的布局,是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亦是对符合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及建设现代农业的需求。过去,雄安三县传统特色产业以纸塑包装袋、服装、制鞋、毛绒玩具加工为主,基本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规模小而分散。根据《纲要》,将对符合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实施现代化改造提升,推进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意味着对现有传统产业并非“一刀切”,并非简单地“关、并、停”。新区之“新”不只在于高新,还将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范式。公共服务:构建城乡一体化“开放发展先行区”的定位,意味着雄安新区将会有一系列先试先行的政策。在公共服务领域,《纲要》亮点是实施积分落户和居住证制度。目前,雄安正在筑巢引凤。《纲要》提出“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的标准,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提出了较高要求。除了建设“人才特区”,实施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制度,新区还将创新人口管理,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公共服务最为老百姓关切的,无外乎教育、医疗和住房,新区在这三方面的规划,均符合中国目前教育、医疗、住房改革的趋势。新区将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全覆盖,除了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还将以新机制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在医疗层面,《纲要》提出加快应急救援、全科、儿科、妇产科等领域建设,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对分级诊疗的基础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予以重视;住房则以促进职住均衡为方向,严控房地产开发,严禁炒房等投机行为,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纲要》表明,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配套设施,城郊农村亦可共享。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是一个城市的活力所在,更是雄安的“世界眼光”。“雄安的价值不在于能创造多少GDP,而在于它能否对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发挥当年深圳的作用,这才是这座城市最大的意义所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殷会良说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898.html